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01

清道夫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清道夫学名豹纹翼甲鲶,又称飞机鱼、垃圾鱼。鲇形目、甲鲇科、下口鲇属。

特点特征

清道夫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有1对丰富的吸盘须。清道夫因喜食水族箱的残饵、污物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故而得名。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他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吸食藻类和青苔。

清道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在水质较差的水域生存和繁殖。

入侵现状

清道夫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作为观赏鱼类引进。目前清道夫在全国多地均有分布,在广东多地已建立自然种群并形成入侵,危害较大。需加强养殖管理,对于野生种群需要开发有效的防控技术。

02

雀鳝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雀鳝目、雀鳝科、雀鳝属。作为观赏鱼引进,包括短吻雀鳝、长吻雀鳝、眼斑雀鳝、古巴雀鳝等7个种,在我国以眼斑雀鳝和鳄雀鳝最为常见。

特点特征

雀鳝身体被菱形的硬鳞平铺覆盖,鳞质较硬;尾部圆形;口尖如鳄鱼,且牙齿发达锋利。世界十大凶猛淡水鱼之一,肉食性,缺少天敌,对水域生态系统具有严重的干扰性。

入侵现状

目前鳄雀鳝在广东多个地区均有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对水产养殖业和本土水生生物均有严重威胁,在极端情况下对人类健康也有一定威胁,是危害极大的外来水生生物,需加强防范和管理。

03

革胡子鲇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革胡子鲇又称埃及塘鲺、八须鲇。鲇形目、胡子鲇科、胡子鲇属。

特点特征

革胡子鲇体长,头部扁平,后部侧扁;眼小,触须发达,共4对;背鳍长,约占体长2/3.体表光滑无鳞,身体上半部黑色或灰黑色,腹部颜色较淡,呈灰白色。

革胡子鲇营底栖生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以鱼、虾、虫子、动物尸体等为食,食性杂且食量大,加上其具较强的捕食能力,对渔业资源有明显的破坏力。

入侵现状

革胡子鲇于1981年作为养殖品种从非洲引进。目前革胡子鲇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等华南地区,在自然水域中,革胡子鲇通过捕食和竞争作用对胡子鲇等本土水生生物产生较大威胁,亟需加强养殖管理和野生种群的控制技术开发。

04

蓝鳃太阳鲈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蓝鳃太阳鲈又称蓝鳃太阳鱼、长臂太阳鲈。鲈形目、太阳鱼科、太阳鲈属。

特点特征

蓝鳃太阳鲈体侧扁,较高,头小,尾小。体色偏蓝绿色,背部青灰色,间有灰黑色纵纹,头胸部至腹部呈淡橙红色。鳃盖后缘有一深蓝紫色耳状软膜,故名蓝鳃太阳鲈。繁殖能力强,属广温、广盐鱼类,耐低氧,能生活于半咸水中,分布范围广。

入侵现状

蓝鳃太阳鲈原产于北美五大湖流域,作为食用和观赏鱼类引进。近年来在我国大别山区和两广地区屡有发现。该鱼具有极强的侵入性,需加强养殖管理并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05

麦瑞加拉鲮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麦瑞加拉鲮又称印度鲮鱼、麦鲮。鲤形目、鲤科、鲮属。

特点特征

麦瑞加拉鲮略侧扁;头部较小,体型与草鱼幼鱼较相似,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的末端呈赤红色。

麦瑞加拉鲮生长速度快,喜跳跃,对低温耐受性差,水温7℃以下不能存活。杂食性,成鱼阶段以浮游植物、有机碎屑为食。

入侵现状

麦瑞加拉鲮原产于印度、孟加拉国等地,作为养殖品种引进,主要作为鳜、鲈等肉食性鱼的饵料鱼养殖。

由于养殖逃逸等原因,麦瑞加拉鲮目前在广东、广西等地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多,对本土鲮鱼的潜在威胁较大,需加强防范。

06

食人鲳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食人鲳学名纳氏臀点脂鲤,又称食人鱼、纳氏锯脂鲤。脂鲤目、脂鲤科、锯脂鲤属。

特点特征

食人鲳体型小巧,身体侧扁,前后呈卵圆形,外形与养殖品种淡水白鲳相似。牙齿尖锐,呈三角形,上下相互交错连接,呈锯齿状嵌合。体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呈鲜红色。

食人鲳群体觅食,尤其对血腥味敏感,具有惊人的咬合力。它不仅会攻击其它水生生物,对人类也存在一定的威胁,属于高危外来水生生物。

入侵现状

作为观赏鱼类从南美引进,目前食人鲳在观赏鱼市场有一定规模,但在自然水域极罕见,需要实行严格的引种和养殖管理,杜绝其入侵的潜在风险。

07

罗非鱼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罗非鱼又名非洲鲫鱼、非洲仔。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有100多种, 以尼罗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等为主要入侵品种。

特点特征

其体型与鳜鱼、鲫鱼等类似,背鳍硬棘数较多,体侧一般有多个垂直排列的深色条纹。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特点。

入侵现状

罗非鱼是全球重要的引种和养殖对象,也是我国养殖量最大的外来鱼类。目前,齐氏罗非鱼等种类已在我国南方大部分自然水域形成入侵,其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危害大,对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环境均有较大威胁,亟需开展相应的防控和管理工作。

08

食蚊鱼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食蚊鱼俗称大肚鱼、柳条鱼。鳉形目、胎鳉科、食蚊鱼属。

特点特征

体长形,略侧扁,体型小,一般仅1~5cm,极少能达到6cm。形似柳条,故又名柳条鱼,形态与青鳉较相似。食蚊鱼雄鱼稍细长,雌鱼腹缘圆凸,雄性个体在繁殖季节可特化形成交配器,并将精子输送到雌性个体内。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范围广,性成熟时间短,繁殖量大。

入侵现状

食蚊鱼原产于中、北美洲,由于被认为可用来控制蚊子的繁衍和疟疾的传播,而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量引种。由于强烈的竞争力,对本土水生生物威胁较大,在被食蚊鱼入侵的地方,青鳉、麦穗鱼等濒临灭绝,现在我国南方大部分水系均有分布。

09

露斯塔野鲮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露斯塔野鲮又称泰鲮、南亚野鲮。鲤形目、鲤科、野鲮属。

特点特征

露斯塔野鲮体较粗壮,与鲤鱼形态较相似,背部色较深,腹部灰白色;多数鳞片有红色半月斑,成鱼较为明显;各鳍呈粉红色;眼红色。

露斯塔野鲮是底栖暖水性淡水鱼类,不耐寒冷,跳跃能力强。一年多次怀卵类型,怀卵量大,每千克亲鱼可怀卵20万粒。

入侵现状

露斯塔野鲮原产于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作为养殖品种引进。与麦瑞加拉鲮一样,露斯塔野鲮也是作为饵料鱼引进,目前在广东多地均有养殖,广东、广西地区较为常见,可与草鱼、鲢鱼、鳙鱼等混养。具有一定的风险,需加强防控。

10

淡水白鲳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又称银板鱼。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

特点特征

淡水白鲳的体型与食人鲳较相似,但个头更大,口裂较小,牙齿2排且下颌外排牙齿较大。

淡水白鲳喜群居和群体活动,繁殖量大,繁殖对水温要求较高。杂食性,对肉食特别是活食感兴趣。

入侵现状

淡水白鲳作为养殖品种从南美洲引进,同样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由于个头大,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随着养殖逃逸、人为放生等一系列因素,淡水白鲳在南方的河流并不少见,在海南、广东、广西多个地区的河流中均有野生个体的存在,对土著鱼类的生存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养殖的同时要做好养殖管理,并杜绝人为放生。

11

福寿螺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福寿螺又称苹果螺、大瓶螺、夭寿螺。腹足纲、福寿螺科、福寿螺属。

特点特征

福寿螺贝壳厚且坚固,壳口大,螺体左边有一根粗大的肺吸管。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产卵量大。其形状与田螺相似,与常见的中华圆田螺形状最为相似,仅在外壳颜色、纹理和椎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平时吸附在岸边岩石或水生植物的茎叶上,具有一定的两栖性。水温低于8℃进入冬眠,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可自然越冬并完成整个生活史。

入侵现状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981年作为养殖品种引入我国。经过30余年的扩散,目前福寿螺已经入侵到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常见于稻田、水渠、池塘等地。除了传播疾病和危害本土水生生物外,福寿螺的主要危害在于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福寿螺往往导致粮食减产10%以上,是危害最严重的外来水生生物之一。

12

非洲大蜗牛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菜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非洲大蜗牛科、非洲大蜗牛属。

特点特征

非洲大蜗牛体型较大,体重最大可达900克。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夜行性,杂食性,大多是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喜欢在下雨及夜间出没。繁殖能力强,食谱广泛,甚至可以啃食水泥。

入侵现状

非洲大蜗牛原产于非洲东部,作为养殖品种引进,由于口感不好逐渐被淘汰。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广泛,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较大,可危害5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也是许多病菌的中间寄主和载体,对结核病、嗜酸性脑膜炎等疾病具有高风险传播危险,属于世界100种最具威胁的入侵物种。

13

巴西龟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巴西龟又名巴西彩龟、红耳龟、七彩龟。爬行纲、龟鳖目、龟科、彩龟属。

特点特征

巴西龟体型适中,头较小,头颈处有黄绿相间的纵条纹,眼后有1对红色斑块,背甲绿色,具有数条淡黄色与黑色相互镶嵌的条纹,腹甲淡黄色,具不规则深褐色斑点或条纹,四肢绿色,具淡黄色纵条纹,尾短。

巴西龟杂食性,以肉食为主,偏好鱼、虾、蚌等动物的内脏。

入侵现状

巴西龟原产于北美,作为观赏品种引进。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巴西龟的人工养殖,由于养殖逃逸和随意放生,我国许多地区均有巴西龟野生种群的分布,它还可传播沙门氏菌等,对本土龟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威胁加大。

14

鳄龟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鳄龟隶属于龟鳖目、鳄龟科、鳄龟属。

特点特征

与其它常见龟类相比,鳄龟体型较大,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龟之一。头部粗大呈三角形。背甲椭圆形,有3条纵形棱脊,每块盾片均有突起成棘状,腹甲退化而较小。

鳄龟属水栖龟类,生命力顽强,对温度耐受范围广,性情凶猛,能吃腐肉。

入侵现状

鳄龟原产于美洲,作为养殖种引进。在自然水域,由于鳄龟缺乏天敌、性情凶猛、捕食量大、攻击性强等特征,不仅能通过竞争性替代影响本土龟类的生存,也通过捕食作用严重威胁本土水生生物的生存,是有名的“淡水生态杀手”。鳄龟是一种凶猛的龟类,虽然它们平时不咬人,但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也能咬断人的手指,因此要格外当心。

15

牛蛙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牛蛙又称美国牛蛙、菜蛙。无尾目、蛙科、蛙属。

特点特征

雄蛙体大粗壮,咽部有1对内声囊,雌蛙无。雄蛙鸣叫声如牛而得名。牛蛙头宽而扁,略呈三角形,前肢短后肢较长,肌肉发达,弹跳有力。

牛蛙是两栖性,尤见于高温潮湿的水体环境中,如池塘、水库、湿地等。

入侵现状

牛蛙原产于美洲,1959年作为养殖品种引进,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甘肃、四川、云南、广东等地进行驯养。牛蛙在我国北京以南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分布,在云南等多个南方省份均已建立自然种群。

牛蛙是世界上100种最具威胁的入侵生物之一,通过捕食、竞争和疾病传播对本土两栖类威胁较大。

16

小龙虾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螯虾、淡水小龙虾。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

特点特征

克氏原螯虾甲壳坚硬,体深红色,体长7~13cm。前三对步足呈螯壮,其中第一对特别强大,故又称螯虾。腹部末对附肢为尾肢,与尾节合成发达的尾扇。

克氏原螯虾以螯肢挖洞,不善游泳,多在水底栖息,栖息于石缝、水草下、洞穴中,不喜强光,昼伏夜出。适应性广,对水质要求不高,栖息生境包括江河湖泊、稻田藕塘及池塘、水沟甚至一些污染严重的水域环境。

入侵现状

克氏原螯虾原产于中北美洲,作为养殖品种引种,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养殖品种。由于打洞和捕食竞争等行为,目前在我国云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危害较大,亟需加强养殖管理,减少养殖逃逸。

17

大薸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大薸又称水白菜、肥猪草、水芙蓉。泽泻目、天南星科、大薸属。

特点特征

大薸是水生飘浮草本植物。有长而悬垂的根多数,须根羽状,密集。叶簇生成莲座状,叶片常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形异,四季常青。

大薸性喜高温高湿,不耐严寒。在自然条件下,可在珠江流域全年放养,目前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

入侵现状

大薸原产于南美洲,作为饲料引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大薸作为猪饲料被推广。

大薸疯狂繁殖生长后,根系消耗大量溶解氧,可能导致鱼类及生活在水下的植物窒息死亡,一些土著鱼类因此消失,甚至灭绝,目前主要以物理和化学防治为主。

18

水葫芦

美国牛蛙雌雄如何分别,公的大还是母的大,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生物

分类地位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凤眼蓝、水浮莲。百合目、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特点特征

水葫芦属于多年生浮水植物,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靠毛根吸收营养。叶片丛生而直伸,叶柄中下部膨胀呈葫芦状海绵质气囊;花大而美丽,花瓣6枚,蓝紫色,其中一枚较大而中心带黄色,似凤眼状,故又名凤眼莲,曾被誉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

水葫芦兼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功能,以匍匐枝无性繁殖为主,且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力,5℃中能自然越冬。

入侵现状

水葫芦最初作为饲料和有机肥源从南美引进。目前,水葫芦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由于水葫芦繁殖极快,会覆盖水面,造成水体缺氧和水质下降,从而影响本土水生生物生存和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目前主要以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2375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tpetblog.com/93024.html
(0)
投稿用户的头像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3年10月5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