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鲂鮄会飞吗(豹鲂鮄介绍)

豹鲂鮄会飞吗

浩瀚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组成了一个超级大家庭。鱼儿离不开水,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一样。可以说,在水中游泳是鱼的本能。

但是,有的鱼偏偏要与众不同,比如之前介绍的能在空中”飞”的飞鱼,还有会爬树、会弹跳的弹涂鱼。而今天三水要介绍的科普主角——豹鲂鮄,也是一种逆天的存在。

它们不仅长了“翅膀”,还长了“腿”,除了在水中遨游,还喜欢在海底爬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期,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种怪鱼。

穿着华服的“大翅膀”鱼

豹鲂鮄三个字,两个生僻字,怎么念?三水老师教教大家:豹鲂鮄[ fáng fú]。它们是一种古老的鱼种,在生物的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产于暖海及热带海域。

豹鲂鮄体长,似四棱状,体态稍平扁,长着一双大眼睛,头部覆盖骨板,最大体长可达50厘米,大多色彩艳丽,就像穿着华丽的高定服,极具观赏性。

它们胸鳍特别巨大,张开来就像飞机的翅膀一样,宛如在海底滑翔,也称为飞角鱼。

豹鲂鮄会飞吗(豹鲂鮄介绍)
豹鲂鮄会飞吗(豹鲂鮄介绍)

豹鲂鮄介绍

▲ 有些飞鱼的胸鳍带有鲜艳的花纹。

飞鱼为什么会飞?

在我们的认知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普遍的共识。鸟嘛,就该在天上飞;鱼的话,则应该在水里游。

偏偏有种鱼,不肯走寻常路,“飞”了起来。那么,飞鱼到底是什么鱼?它真的会飞吗?

红色的“飞鱼”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怪鱼常被载于典籍。它叫“文鳐鱼”,又名“飞鱼”,据说长有双翅,可以在空中飞。宋代的《尔雅翼》写道:“文鳐鱼出南海,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一名飞鱼,群飞海上。”

典籍究竟可不可信?有人开始了考据。清朝有个奇人,叫做聂璜。他喜欢走南闯北,又爱画画,但并不喜欢画传统的山水,而是跑偏到了海洋生物。他云游四海,与渔夫交谈,甚至跑到菜市场,亲眼观摩后一一画下来。

▲ 《海错图》中的飞鱼。

在康熙丁丑年(1697年)和巳卯年(1699年),聂璜曾两次在福建菜市场目睹到一种鱼。他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文鳐鱼。凭什么呢?就凭它的胸鳍特别巨大,末端都到了尾巴,这正符合“翅与尾齐”的记载。

除此以外,聂璜还记下了这种鱼的其他特征:一、周身鳞甲皆红色,二、头有刺。这就不对了。现实中,长成这样的鱼倒是有,但绝对不会飞,自然也不是古籍中的文鳐鱼。

▲ 除了单棘豹鲂鮄,还有好几种鲂鮄身体也发红,比如这个东方豹鲂鮄。

从画中的头有刺、身红色、胸鳍长至尾部、鳍条突出等特点看,这应该是鲉形目、豹鲂鮄科的鱼,最有可能是“单棘豹鲂鮄”。它是中国的豹鲂鮄里最红的。

也有可能是鲉形目、鲉科的蓑鲉,但是蓑鲉背鳍极长,身有明显的虎纹,和画中不符。暂且作为另一个选项吧。

每个人一看到豹鲂鮄,都会立刻产生一个感觉:这鱼会飞,否则长那么大的“翅膀”干什么呢?豹鲂鮄的胸鳍极度发达,完全张开后,整个鱼就像一个圆形的飞碟。

▲ 西方绘画中,豹鲂鮄被鲨鱼追得飞上船。

这么大的翅膀,在空中飞行应该不是问题吧?不光聂璜,连西方人也这么觉得。欧洲有很多老画,画的都是豹鲂鮄飞行的场景。

有的画里,豹鲂鮄群为了躲避鲨鱼、鲯鳅的捕食,慌忙飞向空中,撞在了帆船的桅杆上,把船员吓得不轻;有的画里,豹鲂鮄在空中飞行时,直接被海鸥叼走……

▲ 西方绘画中,豹鲂鮄飞起来的时候,被海鸥叼走。

遗憾的是,这些景象只存在于传说、画作中,从未得到过证实。不论从习性还是身体结构来看,豹鲂鮄都是不会飞的。它的身体被坚硬的鳞片包裹,很僵硬,游速很慢,就算拼了老命跳出水面,也只能无力地“啪嗒”落回水里,无法达到起飞速度。

至于另一个可能的真身——蓑鲉,就更飞不起来了,它基本上跟你家金鱼的游速差不多,摇摇摆摆的。

▲ 蓑鲉。也是一种不会飞的鱼。

豹鲂鮄平时是在海底生活的。底栖鱼的胸鳍通常很大,这样它们趴在海底时,胸鳍就可以和尾鳍形成鼎足之势,支撑身体。贴着海底游泳时,胸鳍也能保持平衡。

而豹鲂鮄的胸鳍还多了交流功能。鳍上有醒目的豹纹、眼斑。求偶时,雄鱼、雌鱼就会张开胸鳍相伴而游,用颜色展示感情,就像海底的“比翼鸟”,画面太美。

▲ 两只豹鲂鮄。有《梁祝》内味儿了……

聂璜两次亲眼看到、引经据典考证出的“飞鱼”,竟然既不能飞,也不是古籍中的文鳐鱼,太尴尬了。但聂璜大概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在《海错图》中画下的另一种鱼,反而是文鳐鱼的真身。

鹅毛小鱼,才是真身

古籍《汇苑》记载,东海有一种“鹅毛鱼”,能飞。渔人抓这种鱼不用网,只用一艘独木小艇,刷上白色反光的蛎粉,夜里划到海上,支个杆子挂盏灯,照亮船身,鹅毛鱼就纷纷飞进艇中。鱼太多的话要赶紧熄灯,否则船就沉了。

▲ 《海错图》中的鹅毛鱼,这才是飞鱼的真身。

聂璜看文献时,觉得这鱼很有趣,却一直没有目睹过这种鱼。他住在福建时,有位叫陈潘舍的漳南人告诉他:这种鱼在我们这边叫飞鱼,就是用这个办法捉的;它身体狭长,有细鳞,背青腹白,两个胸鳍像翅膀,有二寸(约6厘米)长。尾鳍细长,能帮助飞行,并给聂璜画了简图。

但是聂璜认为,这种鱼的翅膀不够大,不符合古书中文鳐鱼“翅与尾齐”的特征,所以不是文鳐鱼。其实,是他太抠字眼,导致一叶障目了。从各种线索看,鹅毛鱼恰恰就是真正的飞鱼,也是传说中的文鳐鱼。

▲ 水中的飞鱼。可以看出胸鳍很发达。

从对“鹅毛鱼”的描述可以确定,它是颌针鱼目、飞鱼科的种类。飞鱼科下有个“燕鳐属”。这个燕鳐,其实就是科学家把古名文鳐鱼和今天的俗名“燕儿鱼”结合在了一起。

飞鱼身体修长,游动迅速,常常结群行动,一旦被大鱼追赶,它们就跃出水面,张开鳍滑翔。有的飞鱼种类连腹鳍也发达,等于又多了两个小翅膀。四个翅膀一起张开,飞得更好。

▲ 有的飞鱼腹鳍也很发达。图/视觉中国

但飞鱼不会像鸟那样振翅飞行。它们的翅不动,只是滑翔。滑一段落回海面,还能用尾巴快速打水,再次起飞。遇到顺风,飞100米远都没问题。

晋代《吴都赋》有一句“文鳐夜飞而触纶”,道出了飞鱼的另一个习性:趋光。到了晚上,飞鱼就特别喜欢聚到有光的地方,人类会利用这个习性抓飞鱼。古人是用油灯,今人则用大功率的电灯,能把海面照得如同白昼。飞鱼纷纷趋光而来,自投罗网。

▲ 飞鱼用尾鳍击水,让自己滑翔得更远。

有一次我翻《中国动物志·颌针鱼目》,发现里面把“文鳐夜飞而触纶”的“纶”解释成羽扇纶巾的纶(音guan)。于是意思就变成了“文鳐鱼夜里趋光飞翔,撞在了渔人的头巾上”。难道我一直以来都理解错了?赶紧查一查,“纶”有两个读音,作头巾讲时,读guan;作钓鱼线讲时,读lun。

唐代的李周翰为“文鳐夜飞而触纶”注解过:“纶,小网也。”触纶也是一个专门的词,意为投入罗网,所以《中国动物志·颌针鱼目》的解释是错误的。

飞鱼“能好怎”?

飞鱼肉是很平价的海边肉类来源。台湾人把它晒成鱼干、裹糊炸,日本人则把最新鲜的飞鱼做成寿司料,用生肉捏制,或者醋渍、燎烤后再捏,入口味道清淡,甜味随后而来。

▲ 台湾夜市的炸飞鱼。

聂璜说有人告诉他,飞鱼肚子里“有白丝一团,如蜘蛛腹内物”。到晚上,它还会发出萤光。在当时,这东西是被抛弃不吃的。

现在看来,这团物体就是飞鱼的卵。它的卵非常小,白中透黄,彼此之间被丝状物纠结在一起,看着就像蜘蛛丝和蜘蛛卵的混合物。所谓“如蜘蛛腹内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2375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tpetblog.com/423.html
(0)
投稿用户的头像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3年8月20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