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鱼(介绍鲎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壹壹生态小百科-鲎鱼【别称】鲎帆、东方鲎、中国鲎、两公婆【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肢口纲【目】剑尾目【科】鲎科鲎鱼俗称鲎帆,亦称东方鲎、中国鲎,别名”两公婆”。属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鲎科。鲎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印度洋君岛和东南亚海域多藻类的沙质海底。我国浙江以南浅海中均产。中华鲎无毒可食用,圆尾鲎肉及卵

壹壹生态小百科-鲎鱼
鲎鱼(介绍鲎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别称】鲎帆、东方鲎、中国鲎、两公婆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肢口纲

【目】剑尾目

【科】鲎科

鲎鱼俗称鲎帆,亦称东方鲎、中国鲎,别名”两公婆”。属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鲎科。鲎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印度洋君岛和东南亚海域多藻类的沙质海底。我国浙江以南浅海中均产。中华鲎无毒可食用,圆尾鲎肉及卵不可食用,很多地方以此物作为特色菜品,事实上这种生物身上含有大量的铜离子及细菌性病毒,食用可能致命。

鲎鱼(介绍鲎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体长约70厘米左右。雌雄异体,雌的较雄的大。在甲壳背面的前方中央有1对单眼,稍后方两侧有1对形较大的复眼。头胸部有6对附肢,螯肢形态小,其余5对形态均较大,司步行及捕食。腹部呈三角形,其体节均互相愈合,两侧有6个缺刻,缺刻中各具一短刺。腹部末端有细长能自由转动的尾节,尾节延长如剑,生有锯齿,鲎能利用尾节撑起身体而跳跃。鲎的幼虫与三叶虫相似,故有”三叶虫”之称,实为和三叶虫不同的动物。

鲎鱼(介绍鲎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生长习性】食物 鲎鱼类主要为肉食性动物,取食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取食海底藻类。取食时用螯肢将食物送到口部,用颚肢的基节磨擦、咀嚼后再送入口内。口后为食道,食道前行膨大成磨胃,其中有角质齿可研磨食物,经瓣膜后进入中肠。其前端膨大处为胃,有1-2对发达的肝盲囊,其分支到达头胸部及腹部,并有肝管开口到胃的两侧。 消化 肝盲囊是食物化学消化及吸收的场所。中肠后为直肠,以肛门开口在腹部末端、尾剑之前的腹面。循环系统为开放式。消化道背面有一管状心脏,位于围心窦中,具8对心孔,血管发达,向前有3个前动脉,两侧有4对侧动脉。动脉分支进入组织后,在腹面形成两个大的腹血窦。血液由腹血窦流入书鳃,经气体交换后再经围心窦、心孔流回心脏。血液中含有血青素及一种变形细胞,这种变形细胞具有很强的凝血功能。排泄器官为四对基节腺,位于磨胃的两侧,由腺体收集的代谢废物送入一共同的囊中,再经排泄管、膀胱、排泄孔开口在最后一对步足的基部,基节腺也兼有水分调节作用。 脱壳 鲎鱼如同其它的节肢动物,是以脱壳而后成长的。由一次的脱壳而长大约之前体型的1.3-1.4倍,但死亡率也高,是一种博命的成长。鲎的卵于孵化前在卵膜内就脱皮四次,因此仔细观察回转卵,卵中就有如仙女的羽衣状薄纱的壳,在回转卵此时的胚体已经成了像鲎的体形。在刚孵化出的第一龄幼生由其形态看,与成体的鲎很相似,只是还没有那特征的尾剑。第二龄幼生其体长约为10mm,而在第一龄幼生时没有的尾剑,在此时期也明显的长出来。 鲎鱼的脱壳是由头胸部的周缘裂开,而新的旧体才由其间隙跑出来。刚脱皮的甲壳非常柔软,这甲壳要恢复到原来的硬度,也需要相当的日子,几乎令人怀疑它是否会恢复到原来的坚硬度。鲎由于生长速度慢,所以是一种不大能长大的动物,至今仍不明白确定几年才能生长成成体。大概认为雄的脱15次皮,而在第13年成成体;雌的脱16次皮,于第14年成成体。

鲎鱼(介绍鲎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世界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西印度洋君岛和东南亚海域多藻类的沙质海底。 中国分布 浙江以南浅海中均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2375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tpetblog.com/112130.html
(0)
投稿用户的头像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4年1月19日 20:56
下一篇 2024年1月19日 21:06

相关推荐